为夯实学风建设实效,助力2026届毕业生明晰就业形势、提升求职技能,6月19日下午,地理科学学院特邀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处教师郭语馨,在理工三号楼215会议室举办简历制作专题指导会。会议由2022级辅导员李昀东主持,2022级各班就业专干、求职意向学生、简历大赛参赛学生等现场参会,其余学子通过线上平台同步学习。

锚定需求端——解构简历制作核心逻辑
郭语馨老师以“从岗位需求反推简历准备”为切入点,围绕职位筛选策略、招聘信息解读、人岗匹配评估、个人胜任力分析等核心要素展开深度讲解。她强调,简历是个人职业形象的“第一张名片”,制作需遵循“简练而不失深度,呈现资历而非流水账”的原则,建议学子从自我认知出发,通过精准提炼经历、量化成果数据、突出专业匹配度,打造兼具专业性与竞争力的求职文书。

全维度指导——解析简历制作黄金框架
结合当下求职市场趋势,郭老师将简历核心能力展示拆解为“专业技能、可迁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进而引申出教育背景、实习实践、荣誉奖项、资格证书、自我评价等核心板块。她以优秀简历范例与常见误区对比分析的形式,并通过“USP”法则生动阐释各板块撰写要点,即注重提炼关键词、数据展现、结果说话等,如教育背景需突出目标岗位所需的专业课程与学术成果,实习经历应采用“行动动词+具体场景+量化成果”STAR法则的叙事逻辑,资格证书需聚焦与目标岗位强相关的专业认证等。

最后,郭语馨与同学们讲解当前招聘流程关键节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自我认知,以“SWOT分析”明晰优势短板,在简历中突出差异化竞争力;二是夯实实践根基,通过科研项目、实习实践等积累可量化成果;三是拓宽就业视野,善用学校就业平台等资源,实现信息与机会的高效对接。
本次讲座以“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形势研判”的立体模式,为2026届学子提供了从简历制作到求职策略的全链条指导,不仅助力学子优化职业形象设计,更推动学院就业工作向“精准化、实效化”方向迈进。后续学院将持续开展职业规划、面试技巧等系列活动,为毕业生筑梦职场注入持续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