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哈尔滨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12349”工作模式实施方案》,按照学校关于新生入学教育的相关要求,结合学院专业情志教育工作安排,2025年9月24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于理工三号楼122教室举办2025级新生情志教育主题讲座。讲座由地理信息科学系主任齐少群、教研室主任王芳以及马野老师主讲,2025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全体新生参加学习。


讲座伊始,齐少群系统介绍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整体情况。他指出,该专业融合地理学、计算机、遥感与地图学等多学科知识,培养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高素质人才,能够在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作。他强调学生应树立正确价值观,扎实掌握专业知识,融合新技术提升空间数据处理能力,注重创新与协作,以适应未来职业需求。随后,他从院系结构、师资力量、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并辅以现场演示,增进了同学们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理解与兴趣。最后,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利用专业平台,参与实践创新,夯实基础、拓展视野,在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实现自我价值。

在专业基本情况介绍完毕后,马野老师为学生系统梳理了专业发展路径。他指出,GIS毕业生不仅可投身自然资源、测绘等传统行业,更在互联网位置服务、数字经济、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担任开发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关键技术角色。升学方面,马老师介绍了国内考研与出国留学两条路径,并提醒同学们需注重学业成绩、科研竞赛与文书准备。他建议同学们大学期间应夯实编程、GIS软件、空间数据库等硬技能,同时培养空间思维与解决问题等软实力,鼓励大家通过项目、竞赛与实习积累实践经验,为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讲座中,王芳则从遥感方向展开。她指出,遥感作为通过对地观测获取地表信息的关键技术,具有宏观、动态、精准的特点,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和防灾减灾等领域作用显著。她强调专业学习需注重“理论+实践”结合。就业方面,毕业生可报考自然资源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在林业等领域从事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空间制图等工作。升学方面,建议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目标院校,合理备考,并可向老师和学长学姐积极请教经验。

此次2025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情志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为新生们搭建了深化专业认知、明晰发展路径的重要平台。通过活动中的专业解读与方向指引,2025级新生不仅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学科内涵、应用领域及未来前景有了更为系统的把握,更在心中逐步确立了大学阶段的成长目标与实践方向。相信在此次活动的启发下,同学们将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清晰的规划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主动探索专业领域,积极参与实践锻炼,在地理信息科学的学习道路上不断积累、稳步前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