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学术交流】地理科学学院师生参加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

发布日期:2025-05-17  来源:   点击量:

(董学纲/文)2025年5月9日至12日,地理学学科带头人臧淑英教授率领8名教师(含博士后)和8名博士研究生赴山东省济南市参加“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本届年会以“创新自然地理 赋能美丽中国”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参会。

臧淑英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其他师生分别在10个分论坛做学术报告,全面展示了学院在多年冻土、水文生态、土壤碳循环、寒区遥感等方向的最新进展。

57A48

臧淑英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


并主持分论坛


主旨报告:5月10日,臧淑英教授受邀作大会主旨报告《兴安型多年冻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碳效应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多年冻土碳排放与气候耦合机制,引起与会专家高度关注。

123BA

分论坛主持:5月11日,臧淑英教授担任“冰冻圈变化与碳氮循环”分论坛评议人,并主持相关学术报告,与国内外同行就冻土碳循环前沿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1DADA

报告人:郭殿繁(青年教师)

分论坛:冰冻圈变化与碳氮循环

题目:《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高纬度寒区MODIS地表温度产品重建》

306D9

报告人:董星丰(博士后)

分论坛:冰冻圈变化与碳氮循环

题目:《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土壤CH₄产生与氧化潜力的温度敏感性及影响因素》

27B79

报告人:董学纲(青年教师)

分论坛:陆地表层系统与气候变化

题目:《基于嫦娥二号被动微波遥感数据的月海玄武岩单元划分研究》

2D78D

报告人:刘锐(博士研究生)

分论坛:水文过程与水资源管理

题目:《中国东北晚更新世以来多年冻土区水文与生态演变》

3B0AB

报告人:姜紫薇(博士研究生)

分论坛: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

题目:《不同比例耦合堆肥修复盐碱土壤策略中丰富和稀有类群生态策略的作用》

42DF5

报告人:李彪(博士研究生)

分论坛:冰冻圈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

题目:《基于稳定氢氧同位素指示东北多年冻土区三种乔木的水分来源》

19C06

报告人:张博雄(博士研究生)

分论坛:冰冻圈变化与碳氮循环

题目:《中国东北多年冻土区小流域水体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径流来源

2CFB0

报告人:郑智超(博士研究生)

分论坛:冰冻圈变化与碳氮循环

题目:《多年冻土区湿地土壤有机碳比森林土壤更容易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

38BC0

报告人:邹思媛(博士研究生)

分论坛:冰冻圈变化与碳氮循环

题目:《中国北方多年冻土泥炭地在多年冻土顶板附近的SOM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30466

报告人:伍翌飞(博士研究生)

分论坛:冰冻圈变化与碳氮循环

题目:《施用生物炭通过增强受永久冻土影响的森林细菌共生网络的稳定性来减少土壤碳矿化》

2D8B6

交流成果与影响

会上,学院师生围绕多年冻土碳效应、冻土水文过程、土壤微生物与生态修复、遥感探月等热点议题展开报告与研讨,充分展示了我院在地理科学研究领域的综合实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校相关成果为高纬度地区生态安全与“双碳”目标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

地理科学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凝练优势方向,强化科研团队建设,积极服务国家“美丽中国”战略,为自然地理学科高质量发展贡献哈师大力量。


招生咨询

 

地址:哈尔滨市利民经济开发区师大路1号理工三号楼


邮编:150025

资料下载

扫一扫 关注
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黑ICP备05006819号

联系我们| 站长统计|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