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团·理论学习】地理科学学院团委组织学生线上收看第39期青椒论坛直播活动

发布日期:2025-07-07  来源:   点击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在学校思政课建设中的功能作用,在推动共建“大思政”体系中彰显共青团担当,持续强化青年学生思政引领,地理科学学院团委于7月6日组织全体学生线上收看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39期青椒论坛直播活动。

本期论坛紧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深度融入思政课” 核心议题,汇聚全国高校思政领域前沿学者,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核及其赋能思政育人的创新路径。专家学者从多维视角展开系统阐释:一是深刻揭示新质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将其置于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宏大叙事中进行学理分析;二是聚焦国家战略与青年使命的衔接,引导青年认识科技创新在兴国强国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论坛中列举的鲜活本土案例 —— 从革命时期的东北抗联精神,到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再到新时代龙江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党的创新理论与龙江振兴的内在关联。青年学子纷纷表示,专家们将 “高深理论” 转化为 “生动教材”,革命先辈的奋斗史与当代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史一脉相承,激励大家以科技创新赋能东北振兴。同学们在红色精神洗礼中进一步筑牢信仰根基,在 “新质生产力” 理论学习中明确创新使命,决心将个人发展融入强国建设实践,以知行合一践行青春担当。

本次活动有效发挥了共青团在学校思政课建设中的作用,在推动共建“大思政”体系中彰显了共青团的责任担当,持续强化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未来,地理科学学院团委将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学生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论坛让我深刻领悟到新质生产力融入思政课的重大意义。从国产大飞机的成功翱翔,我深刻认识到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参与校园内的智能农业实践项目,让我切实感受到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助力产业升级的使命感。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把个人理想紧密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努力夯实专业知识,用所学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绽放青春光彩。

--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  石欣竺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学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我感悟颇深。发展新质生产力,于国家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于我们青年是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

思政课让我领悟到科技创新“国之大者”的意义,从国产芯片攻坚知科技自立自强之重,参与钙钛矿电池项目感“论文写在大地上”之召。科技伦理研讨更让我明白,创新时要筑牢科技向善根基。

我们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定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扎实专业服务新质生产力,用清醒思维守护科技安全,书写科技报国的青春华章。

--学生会执行主席 李昕宇

通过本次第39期“青椒论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深度融入思政课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质生产力作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核心要义不仅体现在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层面,更与每个青年的成长发展息息相关。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作为学院团委第二课堂管理部部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并且深刻认识到第二课堂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独特作用,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更多地理学子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绽放青春光彩。我们将以更加系统的规划、更加丰富的活动、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在校园落地生根,争当新时代积极践行者,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团委第二课堂管理部部长 孙羽暄

新质生产力是时代发展的强音,是国家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核心驱动力。它不仅是科技、产业的革新,更重塑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格局。这让我意识到,在科技飞速迭代的当下,唯有不断创新突破,才能在国际竞争浪潮中站稳脚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我们这一代青年,成长于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既是见证者,更应是参与者与推动者。站在时代的潮头,我深感责任重大。未来,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专业学习,主动探索交叉学科知识,拓宽视野;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在创新中积累经验。我愿以青春之力,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征程中,奋勇拼搏,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为国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一班团支书 韩涵


招生咨询

 

地址:哈尔滨市利民经济开发区师大路1号理工三号楼


邮编:150025

资料下载

扫一扫 关注
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黑ICP备05006819号

联系我们| 站长统计|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