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为期5天的湖南段实习后,实习队伍于8月2日晚抵达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开始贵州段的实习。
8月3日上午9时,实习队伍来到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村支部书记伍荣明向同学们介绍了龙凤村的宅基地制度改革及茶产业发展现状等。2020年,湄潭县在第十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2020年中国茶业品牌盛典上荣获“2020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并荣登“十三五茶业发展十强县”榜首。这一荣誉充分展示了湄潭县在茶叶产业方面的卓越成就和领先地位。目前湄潭县已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60万亩,位居全国第一,其培育的“湄潭翠芽”和“遵义红”两大公共品牌分别多次获得国家级金奖。了解情况后,实习队伍两两分组,深入农户,进行走访调查。
我院学生实地走访调查
全体师生在湄潭茶海合影
8月4日下午14时,实习队伍抵达织金洞地质公园,考察学习了地下喀斯特的地貌特征、形成机理、岩性等。织金洞是一个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官寨苗族乡的著名溶洞景区,其内部空间巨大,拥有各种形态奇特的石笋、石幔、石花等钟乳石景观,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溶洞”。织金洞具有多层次、多系统、多类别、多形态的完整岩溶系统,景观和空间造型奇特,具有“大”“奇”“全”的溶洞独有特色。织金洞是目前世界上洞穴大厅分布密度最大、钟乳石分布密度最高、类型最丰富、珍稀形态最多的洞穴,是名副其实的“洞穴天堂”。
我院师生在织金洞景区合影
织金洞内的地下暗河
8月5日下午,实习学生在贵州师范大学进行了中期汇报。我院学生乔倩和万庆昕在林琳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汇报,在准备过程中,林琳老师与小组成员积极进行研究主题、内容的探讨,并针对学生疑问进行解答,最终各小组成员充分进行准备后,展开内容汇报。乔倩所在小组对于《基于InVEST模型的贵州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进行汇报。万庆昕所在小组汇报的主题为《贵州省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测度与路径研究》。汇报结束后,南京大学徐志伟副教授及与会老师对两位同学的汇报内容表示了肯定,并给予指导意见。
我院学生乔倩,万庆昕进行汇报
指导教师与学生合影
8月6日下午,实习学生乘车前往关岭县花江大峡谷进行喀斯特地貌野外实地考察。花江大峡谷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岩溶发育良好,形态种类多样,包括峰林、峰丛、石林、溶洞、溶丘、瀑布、暗流、伏流、漏斗等,堪称贵州喀斯特地貌类型最齐全的亚热带岩溶景观博物馆。
随后学生参观贵州师范大学关岭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此研究站是一个集科研、教学和科普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专注于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观测与研究。其围绕“全球变化及人类活动背景下喀斯特关键带国土生态与土地利用耦合关系”这一科学问题,持续开展区域国土生态和土地利用数据的观测工作。
贵州师范大学赵宇鸾教授,以贵州省关岭县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依托,介绍关岭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站建设情况聚焦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监测与模拟等关键问题。
花江大峡谷
赵宇鸾教授作报告
8月7日,实习学生乘车前往罗甸大小井进行考察。
罗甸大小井自然风景区位于罗甸县城东南部,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温度约为19.5℃,气候宜人,是一处天然温室。景区以清澈碧绿的河水著称,大小井河从景区内蜿蜒流过,水质清澈,景色优美。大小井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拥有众多溶洞、天坑等地质景观。这些景观形态各异,鬼斧神工,被誉为“天然的地下画廊”和“东方洞穴博物馆”。
全体师生在罗甸大小井合影
罗甸大小井
贵州的自然景观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验场地。人们通过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将科学知识和环保理念普及给更多人,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在贵州段的地理野外实习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地质演变的奥秘。山川的壮丽、喀斯特地貌的奇特,让我们对地理学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书本。实地考察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记录与分析,更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与敬畏。